平安证券1月18日发布研报总结了2022年三大经济考验:1)2022年出口从高景气向常态回归,2)2021年12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转负,呈现出失速下滑局面,3)股票市场所先行反映的2022年初基建投资强势增长的预期,能否落地存疑。
平安证券总结,2020新冠疫情以来中国GDP实现了5.1%的年均增长,在增长总量有所放缓的同时,结构转型特征突出。这体现为:1)传统稳增长动能——房地产和基建增速落后于疫情前水平;2)与绿色转型相联系的高耗能产业成为拖累2021年工业生产的主要领域,而装备制造类和高技术类行业获得了比疫情前更强的增长动能;3)疫情催生的线上类消费与疫情限制的线下类消费呈两极分化。
面向2022年,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上面临着更大考验:
1)外需牵动着国内出口-工业生产-制造业投资的链条,2022年出口从高景气向常态回归可能对此形成挑战。
2)2021年12月房地产投资当月增速转负,呈现出失速下滑局面。从房地产销售的连续负增长来看,2022年1月17日央行下调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bp,中金认为1月20日5年期LPR报价有望同步下调5-10bp,作为稳地产的重要一环;从房地产新开工的持续扩大跌幅来看,亟需切实加大对房企并购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,促进开发商的预期修复,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形成“良性循环”。
3)股票市场所先行反映的2022年初基建投资强势增长的预期,能否落地存疑。中金认为,2022年围绕新基建、重大项目、保障房的投资将会加速增长,一季度由于资金供给错位原因,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抬升,但不宜高估其持续性和幅度。四是,居民收入增速下滑成为消费复苏更重要的约束因素。
中金认为,随着“双碳”政策顶层设计的出台,当前中国经济供给端的约束已缓和,从更好平衡经济增长和绿色转型、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回调改善中下游利润,这两个方面对2022年中国经济企稳提供支撑。
但需求端除制造业投资外,对经济复苏的制约愈发明显,需要货币、财政、产业政策多措并举,避免经济进入“总需求收缩-居民消费能力下滑、企业投资意愿下降-需求进一步收缩”的下滑惯性之中。
对资本市场来说,可沿着“新型稳增长”布局符合产业政策引导方向的自主可控、专精特新、数字经济成长股,债券市场则进入担忧“宽信用”显现的“鱼尾行情”,央行宣布降息后国债期货冲高回落就体现出其近期上涨乏力。(编辑:ZA)